分城建设是三国志战略版中提升综合实力、拓展势力范围的关键环节。建造分城需要满足三个核心条件:主城等级达到要求、资源储备充足(木材/铁矿/石料/粮食各10万)、选址需占领11块连地且中心地块为6级或以上。名声值需达到6000点才能解锁分城功能,建设过程耗时5小时,建成后与主城资源互通但建筑/科技/军队需从零开始发展。
选址策略直接影响分城效能,荆州地区因丰富的木材粮食资源及水陆交通优势成为首选,冀州平原适合农业发展,徐州作为中原枢纽利于快速响应战事。兖州矿产区可发展军事工业,益州巴蜀地势险要适合防守型分城。选址时需考察资源分布,利用山地/河流等自然屏障构建防御体系,交通枢纽地带能增强战略机动性。分城建设会清空选址地块的原有产出,但升级后的资源建筑可提供更高收益,铜钱产量对长期发展尤为重要。
建设阶段需遵循军事与经济并重的原则。优先升级4级大本营及资源建筑,铜钱建筑建议升至20级。中期重点发展兵营提升部队容量,后期根据需求选择1-2种阵营加成和部队加成。防御设施如城墙/箭塔需同步建设,烽火台可扩展视野范围。分城能提供额外5支部队编制和2500点名声上限,这对后期领土扩张至关重要。资源调度需保持均衡,过剩资源可通过运输调配至其他城池。
分城具有独立防御加成,在战略要地部署可形成前沿屏障。迁城功能允许调整分城位置,需消耗500金铢且与主城共享72小时冷却期。拆除分城会导致建筑/科技清零,非必要不建议操作。长期规划中,分城应定位明确:商业型侧重市场/商栈建设,军事型需强化兵营/校场,资源型专注农田/矿场开发。与同盟成员协同布局分城网络,能构建更稳固的攻防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