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识的合理使用是提升战斗力的核心要素之一。意识不仅是角色属性的重要来源,更是技能联动和战术执行的关键载体。强化意识时需注意经验叠加机制,早期可将三星或四星意识强化至满级减一阶段,但避免突破以节省材料,因为这些低星意识后期将全部作为狗粮使用。五星意识中仅有少数如爱芙值得突破,其余减防套和治疗套需谨慎使用,避免影响后期装备迭代。意识强化与突破的平衡是资源管理的首要课题。
意识搭配需兼顾攻击属性和套装效果。物理与属性攻击的区分至关重要,需根据角色伤害占比选择对应加成的意识。套装效果如QTE增伤、三消强化或闪避增益等,需与角色技能机制高度契合。攻击型角色优先选择全伤套(腓特烈、达尔文)或元素套(海森、莎士比亚),而依赖普攻或技能触发的角色则分别适配康德丽娜或汉娜套装。辅助型角色需侧重功能性,如爱因斯坦娜的减抗效果需匹配穿戴者元素类型。
上下位(123号位与456号位)提供的属性差异需要针对性利用,例如下位意识普遍攻击加成更高,适合输出型角色。强迫症摆放、节俭超频或最高攻击等策略各有侧重,后者需将高攻击力意识置于下位以最大化收益。四件套与两件套的组合需考虑超频成本,通常建议将两件套固定在上位以减少重复超频消耗,而六星意识的攻击数值差异也需纳入计算。
共鸣需使用同类型意识,优先选择攻击、核心被动等关键属性加成,全共鸣被动可带来约10%的整体伤害提升。超频需在六星意识45级且共鸣后实施,每次提升17.5%攻击或12.5%会心,下位全超频相当于额外装备一个意识的效果。需注意超频后意识绑定构造体且与共鸣效果独立,资源有限时应优先保证主C角色的超频完成度。
不同副本对意识组合的要求各异,例如高爆发场景需强化大招循环(阿呆芙),持久战则侧重生存与持续输出(达尔文)。PVP中需针对敌方阵容调整减防或控制类意识,而团队副本需协调辅助意识的覆盖时间。角色成长过程中需定期评估意识搭配的适应性,通过作战补给、纷争战区等途径获取高阶意识,逐步替换过渡型配置。最终目标是通过意识系统实现角色特性与战斗场景的精准匹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