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上驻守是三国志战略版襄樊之战剧本中的核心玩法之一,通过合理利用水域地形和战船改装,能够实现低成本迁城与高效防御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水上迁城仅需200珠宝宝石,相比陆地迁城的500宝石更为经济实惠。当主城达到8级后可建造水寨,解锁船只改装功能,包括提升行军速度的神行、增强防御的坚韧以及强化作战的强攻等六类改装选项,玩家需根据实际场景灵活切换。武将水军适性可通过操练提升至S级,确保非水战武将也能参与水上作战。
驻守范围与战术布局是水上防御的关键。一个水军营地周围最多可迁入30座城市,形成连舫状态,每级连舫提供4%攻防加成,最高5级可达20%。优先抢占6、8、15、16、23、25号黄金位置能最大化连舫效益,这些点位不仅享受最高加成,还处于内圈受盟友保护。敌方进攻时,驻守逻辑遵循优先保护高连舫等级区域的原则,例如敌军攻击1、3、5号位时,驻守6号位可有效拦截。水上防线一旦成型,敌方需投入双倍兵力才能突破,战术价值极高。
水上指令系统为驻守提供了额外策略维度。通过消耗20点体力,可发动焚舟接弦等指令,例如焚舟提升5.5%伤害但增加伤病损失,接弦则降低敌方群体伤害。每日5次的御敌指令能强化视野和士气恢复,类似临时集结点功能。需注意,水上迁城后木牛流马和蛮族不再刷新,但可通过钓鱼玩法获取资源,而水军营地周边分布的6-8级资源地可供练级,需同盟协调避免独占。
与陆地作战不同,水域防线依赖密集布防,盟友城市间距越近,连舫等级越高。建议同盟优先攻占高级或中级水军营地,并集中迁移至前线水域,形成水上98(即类似陆地九宫八卦阵的强化防御)。防守时可通过调动部队至关键点位补充驻守缺口,而进攻方则需针对性使用火攻等克制手段。
水上驻守的劣势在于资源获取受限,且对天气系统敏感。阴雨天气会导致洼地变为淹地,影响行军路线规划。长期驻守需提前储备资源,并通过同盟科技提升士气恢复速度。水上驻守是集经济性、防御性与战术协作于一体的高阶玩法,合理运用可大幅提升阵营的持久战能力。